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,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


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,從嵌入式系統、手機應用、一直到雲端計算、商務應用、資訊安全都有做。
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,包括聯發科、IBM、中研院、資策會,還有和台大、清大、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
,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、虛擬化技術、異質計算、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,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。

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

臺大電機系 vs 臺大資訊系

有高中生在討論串中認為「電機修資工的課比資工修電機的課容易」,系上的林軒田教授看了覺得有點納悶,在Facebook上詢問大家的意見,我見獵心喜,以此作為引子,寫了以下這大段。

以我二十多年前在臺大電機系唸書,在臺大電機系學資訊課程,以及出國主修資訊工程,在矽谷做過五年系統研發工程師,還有在臺大資訊教過數位電子學,參與臺大電機/電子所口試等經驗,我覺得電機系的很多必修課程對於專攻資訊的同學是多餘的,而現在資訊系的課程雖然已經夠豐富,但學生自我設限的情況還頗嚴重的,兩者都有過猶不及的感覺。學問做到了深處,才知道沒有兼具博學和專精是不行的,沒有研究環境和明師指導,不大可能做出什麼好東西,但如何在廣博與專精中找到適性適才的道路,才是重點。

話說當年被逼著修那些課(電路學、電磁學、工程數學、實驗課等)以及多選一的課(半導體元件、控制系統、電力系統等),現在看起來大概只能算是與資訊工程較為相關的通識課程 -- 知道這些是什麼,但是在大部份的時候是派不上用場的。所以我不認為一個希望專攻資訊的同學應該去念電機系,當年明知對電腦有興趣,但昧於聯考分數而選擇電機系的同學還不少,其實是繞了一些遠路...

當然,有些人可以舉出一些電機系畢業後在資訊領域有成就的個案,但是不要忘了,以前的電腦相對簡單,優秀的學生可以一路靠著自修就可以搞懂當時的軟硬體,但電腦的進展速度太快,現在即便在資訊系都有許多次領域需要分門專精,豈有念電機之後來修資訊系的進階課程能夠輕鬆愉快的道理?

然而,傳統電機系的課程逼著學生在兩年內把許多的基礎課程修完,其實是很操的。如果要一位資訊系的學生自己願意來修這些必修課,是相當的強人所難。因為很多電機系同學自己都不想修這麼多的必修課了,所以,原命題中資訊系修電機系的課比較難這個說法,應該有不少心理層面的成份。

電機系這樣的課程設計好不好?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,或許因為很多電機系的教授和同學都比我優秀,認為必須修好這樣駁雜繁重的課程才算是打好基礎。但我個人認為現在不比從前,電機系似乎可考慮把必修科目改為精簡一點;而要專攻資訊的同學,還是來資訊系就讀比較好啦... 雖然我的確見過不少電機系的同學,能夠在本系繁重的學程之外,修習多門資訊系的課程,但如果這樣的學生能夠專心致志、一門深入,或許有更好的成就也說不定。

最近,我們資訊系把數位電子學改爲選修,就是依循上述的精神。舊課程的安排,往往造成貪多嚼不爛,學生喪失學習樂趣的窘境。現在多一些選課的彈性,應該讓學生多負擔一些自主學習和生涯規劃的責任,但多數高中生還停留在爲升學而讀書的處境,這是我們需要設法改變的狀況。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