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,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


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,從嵌入式系統、手機應用、一直到雲端計算、商務應用、資訊安全都有做。
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,包括聯發科、IBM、中研院、資策會,還有和台大、清大、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
,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、虛擬化技術、異質計算、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,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。

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

我今天前進了沒?

我的好朋友蘇文鈺教授非常關心國內的科技教育和產業的議題,昨天寫了一篇 「腦力科技之四 - 要複雜還是要簡單]」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rwen.su.5/posts/232377766915835),其中娓娓道來他身為資訊科技研究者與教育工作者的心路歷程,很多東西與我常說的不謀而合。

我一直很好奇,他所談的東西,以及我所寫的東西,台灣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懂?我在幾年前思考台灣的狀況時,一度非常震驚。我想,台灣這麼多聰明人,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?怎麼會找不到出路?在人們痛罵政府貪腐無能的時候,我看懂其中一些文化的問題、結構性的問題雖然盤根糾結,但其實並不複雜,只是沒有看到人出來整體性地解決問題,甚至主流的媒體論述還不斷欺瞞、誤導、弱智化社會和群眾,所以我不得不野人獻曝,開始在部落格分享自己粗淺的想法。

文鈺兄引聖嚴法師說的故事,最後說:「大鴨子與小鴨子,只要願意前進,都可以游出自己的路。」為什麼要講這麼基本簡單的常識?因為很多學生、工程師、老闆,面對台灣這幾年和現在的困境,似乎都慌亂了,划來划去,找不到能夠持續前進的方向,原地踏步,和國外越差越遠。大家可以繼續罵政府無能,但是其實你自己可以決定你要往哪裡走。

別的東西我不敢講,在我所熟知的「電腦工程」領域,隨便都可以舉出一堆當前紅得發紫的領域。但這些東西,老實說,都不是短期可以學成的技藝。如果沒有多年深厚的基礎和經驗,很難領悟個中的奧妙。我二十年前研究平行處理,六年間玩了六部超級平行電腦,挑戰最難的實務問題,拿到博士前沒有任何投稿。回頭看去,我念博士的過程,只不過鑽進一些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系統,最後搞懂了一些簡單的道理。

大家應該都聽過「庖丁解牛」的故事吧?庖丁談的東西,看似簡單,但沒有幾個人做得到,其中的道理,不透過身體力行,也不會真正領悟。我數月前寫了一篇「排球、養生與證悟」(http://hungsh-ntucsie.blogspot.tw/2013/06/blog-post.html),講我研究排球多年後小開悟的經驗。身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,驅使個人不斷做研究的,或許是追求這類所謂的「顛峰經驗」中的狂喜 -- 包括領悟道理的那一刻,以及之後不斷實踐道理的時機。我猜,庖丁在表演解牛的時候,心情是愉悅的。

我原本不敢相信這些簡單道理的價值,但這些年下來,我從作為工程師和教學生的經驗中發現,那個訓練是很扎實的,那些簡單道理可以說是接近形而上的道和真理。我喜歡簡單的道理,我欣賞透過簡單道理創造出的偉大成就。我討厭那些囉裡囉嗦的論文,要解個工程問題,卻列了一大堆式子。當做頭腦體操可以,搞成作文比賽,拿結果在學術界裡自欺欺人,那就很可悲了。

幾年前有位剛從本系畢業的博士,申請到中研院的助理研究員的工作,煩惱究竟要照著當時的資訊所所長游本中教授(從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請來的)的建議,做實務研究;還是要追隨大部分人的途徑,多做些理論研究,以方便多發表論文、拿到終生俸?他擔心雖然目前強調產學績效,但如果游所長不續任,之後該麼辦?要我給點意見,我剖析現況與未來,最後說,未來難料,我自己會做「以長遠看來是對的事情」

「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,吾往已」 - 如果你發現一個你深思遠慮,最後認為是對的方向,縱然周遭很多人選擇的是不同的方向,或是停滯不前,你該怎麼辦?我們看過一些故事,主人翁堅持做自己,最後證明自己的堅持為其生命帶來無比的意義。或許有些人出社會之後,就不再相信這些故事,但我從小開始,一直熱愛喜歡「天地一沙鷗」這個簡單的故事。

在今天美國如此資訊科技熱門且亟需人才的情況下,我們在台灣的資訊工程相關領域的學生、工程師、公司,如果還要擔心飯碗的問題,不能勇於前進的話,那是為什麼?唯一的答案,就是故步自封。

在「天地一沙鷗」的故事中,一群的沙鷗每天在棲息地搶食,日復一日。一隻想法離經叛道的鷗鳥,就是想學高速飛行,不顧旁人的眼光,不斷地練習,但是被鷗群驅逐。後來,他在更遼闊的世界裡,遇到了同樣熱愛高速飛行的鷗鳥,達到更高的境界,然而他選擇回到他原生的地方,去分享他的心得。

我看到一些人看衰台灣的軟體產業,覺得很可惜。軟體很有搞頭,但絕對不是目前一堆那種急就章的搞法足以成功的。我們需要有一些真正好的作法,和更多願意努力做教育和擔任橋樑角色的人

至於我們個人,遇到困境時,不妨問問自己:「我今天前進了沒?

3 則留言:

  1. 謝謝老師您的分享,獲益良多,簡單而深奧的道理,需要用生命去實踐與思考,堅持做自己覺得對的事,說出來好像每個人都覺得理所當然,其實不然,現實中人往往背道而馳,得過且過,貪圖眼前利益,畏懼承擔後果
    我自己一點淺見,在說所謂人才之前,老師所見的道路,能夠成就這事業的人,其人格特質,我想是必須要具備 不自私,對於家庭社會負責,不自欺與欺人,擇善固執,能夠忍辱才能堅持作對的事,懂得感恩方知尊師重道,如果願意不設限,在各界各階層尋求這些用心處事的人來培養,這不正是培養對台灣對產業最有幫助的人嗎?
    只要有兩三百個這樣的人來團結,定然是一股前進的巨大力量;
    凡起心動念皆為自己的人,永遠算計可以獲得多少利益,牴觸他人,唯利是圖,這種人在世間有害無利
    我只是一個領著基本工資一萬九千多台幣的市井小民,但我卻見識過不少品德高尚,誠敬待人,自身節儉度日不貪享受,三餐談不上溫飽卻仍發心公益,幫助他人的人 ; 這些人不傲慢,他們用真心待人處事,但他們在最底層生活,風吹日曬雨淋挨餓受凍的過日子,跟他們比起來,浪費公帑的政府政客,壓榨勞工的企業,唯利是圖的人們,根本不配當人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自己也還在摸索怎麼把個人專業領域的教育事業做好,您說的「各界各階層尋求這些用心處事的人來培養」,是很好的理想,但是非我能力可及。不過,我這篇談「個人興學」的想法(http://hungsh-ntucsie.blogspot.tw/2013/09/blog-post.html),倒是可以在各領域、各階層推動。

      刪除
  2. 偶然間,發現您的網站, 您說的"回頭看去,我念博士的過程,只不過鑽進一些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系統,最後搞懂了一些簡單的道理。", 深有同感, 而這種同感必須來自於有同樣的歷程, 最終會發覺背後都隱藏著簡單道理, 但為何這樣做的人,在台灣比較少, 我想這類的工作比較無法立竿見影, 無法迎合速食的文化,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這樣的道理, 但肯這樣做得太少, 畢竟這樣做,現實上還是比較吃虧的.

    回覆刪除